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
降血脂药是指一类用于调节和降低血液中脂质水平的药物,主要针对高脂血症患者。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如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胆固醇排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等,以达到降低血脂水平的目的。
常见的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等)、烟酸类药物以及胆酸结合剂等。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然而,当血脂水平过高时,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进而引发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因此,降血脂药在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行研报告,中国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从2014年的69.8百万人增至2018年的82.6百万人,预期2030年将达到1.1亿人。高血脂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较为普遍,在我国老年人群中,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高达47%。《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明确表示,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已高达20.3%~28.5%,在洋快餐及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过多的影响下,高脂血症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2年血脂调节剂在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含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城市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的市场规模约225亿元左右,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含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及乡镇卫生院)销售额超过166亿元,同比上涨12.5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患病年轻化趋势加剧,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明显升高,降血脂药的用药需求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降脂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0亿元。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国降血脂药市场竞争激烈,既有跨国制药企业的参与,也有众多国内制药企业的竞争。大型制药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仿制药和创新药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当前,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高血脂、高血压及肥胖等问题的加剧而显著上升,这一现象不仅凸显了健康领域的严峻挑战,也为降脂药物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既有患者群体持续治疗需求与新增患者不断增加的双重动力下,降血脂药物市场展现出了极其广阔的发展蓝海。
这一市场潜力的释放,正强力驱动着国内生物药企业加大对降血脂药物的研发与投资力度,推动药物研发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企业们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更安全、有效、便捷的降血脂药物,以满足患者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因此,可以说我国降血脂药物市场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其未来发展不仅关乎亿万民众的健康福祉,也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