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5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96万头,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5%,环比小幅上涨但仍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内。目前,行业供给过剩问题已得到缓解,需求端提升仍需一定时间,二次育肥及仔猪补栏积极性均偏弱。据此认为,下半年出栏量同比或有所降低,叠加消费回升,猪价仍有望上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在国家经济、民生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均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概述其产业链构成,同时辅以具体数据支撑。
一、
据《2024年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生猪出栏量达到约7亿头。这一数字略低于2023年之前的预测值7.16亿头,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经历了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影响,但整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尽管面临疫情等挑战,但2023年生猪出栏量相较于2022年仍有所增长。
中国生猪养殖企业数量众多,包括大型养殖企业、中小规模养殖场以及农户散养等多种模式。这种多元化的养殖模式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2023年规模化猪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市场占比提升至68%。
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包括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价格竞争等。如牧原、温氏两大猪企通过资金雄厚和成本领先的优势,继续扩大产能,占据市场较大份额。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每年对猪肉的需求量约为5500万吨。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供给能力较强。2023年,全国生猪供应总量达到约7.16亿头(测算值),略高于实际出栏量,显示出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然而,由于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和养殖效率的提高,未来供给量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二、
上游环节
饲料生产:猪饲料是生猪养殖的主要成本之一。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4年中国猪饲料产量将达到14577万吨。
兽药、疫苗: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疫病防控要求的提高,兽药和疫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物疫苗市场规模达到186亿元。
中游环节
生猪养殖:作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生猪养殖环节涉及到育种、饲养、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养殖模式的创新,生猪养殖的效率和产量不断提高。
下游环节
生猪屠宰与加工:生猪屠宰和加工环节将生猪转化为最终产品并推向市场。据统计,2024年2月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达到2104.35万头。
销售:销售环节包括批发、零售和电商等多种模式。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销售渠道的拓展,销售环节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构成完善且各环节间联系紧密。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欲知更多有关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相关信息,请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