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全球消费者对海鲜产品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海鲜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海鲜产业指的是与海洋生物、海产品相关的产业,包括渔业、养殖业、加工业、贸易业等。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和就业机会,但也存在过度捕捞、环境破坏等问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海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海鲜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成为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的重要选择。消费者对于海鲜产品的口味需求日益多样化,不仅追求传统的烹饪方式,还关注创新的海鲜菜品和烹饪方法。
中国海鲜市场正在蓬勃发展。随着进口到中国的高档海鲜的增加,餐桌上的高档海鲜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奢侈海鲜包括龙虾、螃蟹、鲑鱼、牡蛎、海参和许多其他海鲜。相较于高档海鲜,海味小零食成年货团购新宠,比如盐水虾蛄干,风味虾干,还有烤鱼片、鱼饼、小黄鱼干、手撕鱿鱼,都是经典海味小吃,每天现做现卖,非常热销。当前,中国是世界上海鲜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海产进出口大国。
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增长率在10%-30%之间,行业处于成长期,但市场集中度较低,海鲜餐饮业排名前十的品牌市场占比不足3%。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来看,猪肉为主的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60%降至50%以下,而海鲜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目前的30%左右。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实际上,从海产消费区域来看,东部的百姓海产消费量高,而且消费市场下沉渠道容易打通,而西部的民众海产消费量低,冷链、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发的难度。最近的2023年渔业更新报告中说,2022年,越南渔业经历了一个大幅复苏和增长的一年,尽管上半年和下半年之间波动很大。2022年前11个月,越南海鲜出口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虾和巴沙鱼出口分别达到40亿美元(同期增长14%)和23亿美元(增长64%),主要原因是2022年前9个月同期增长38%。
这是历史最高水平,而2011-2021年水产品出口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4%。2022年上半年,由于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虾和巴沙鱼的出口都实现了增长。下半年,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影响了消费者情绪,而且各大市场的库存增加。因此,2022年下半年出口量迅速放缓。
海鲜行业的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渔业资源。然而,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因素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对海鲜行业的供应链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海鲜产品的保鲜期得到延长,运输效率得到提高。这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海鲜的需求,并推动海鲜行业的全球化发展。
海鲜行业竞争激烈,包括传统的捕捞业、养殖业、批发零售等各环节的企业,以及新兴的海鲜电商和餐饮服务企业。大型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小型企业则通过差异化竞争和特色经营在市场中寻求发展。中国是全球重要的海鲜进出口市场。在进口方面,中国从加拿大、格陵兰和俄罗斯等地进口大量冷水虾等海鲜产品。在出口方面,中国海鲜产品以质优价廉著称,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的提升,预计海鲜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根据历史数据,全球有机海鲜市场在2019-2023年期间保持了稳定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并有望在2030年接近更高的市场规模。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市场之一,其潜力不容忽视。随着消费升级和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中国消费者对海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综合考虑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健康饮食意识提升等因素,预计未来海鲜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随着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道德消费的认识加深,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海鲜行业的主流趋势。海鲜行业将加强环保意识培养和技术创新应用,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鲜行业将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步伐。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海鲜行业将实现更高效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同时,消费者也将享受到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