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内衣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分支,当前与女士内衣行业直接相关的政策较少,行业发展方向通常跟随纺织服装行业政策的变化而调整。
中国女性内衣市场有3000多个品牌,呈高度分散化竞争格局。按品牌背景可分为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国际品牌凭借设计/工艺/品牌势能等在中国高端市场占据比较优势,但普遍与大众市场距离较远,尤其自电商兴起、国货崛起以来,本土品牌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女性人口数量为68969万人,占全国人口比重的48.8%。另一方面,就内衣的穿着适龄人群看,10-15岁的少女已经开始穿戴内衣,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也需穿戴内衣,所以未来内衣的总体消费群体较大。此外,随着我国女式内衣细分化趋势更明显,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运动内衣、孕妇内衣、哺乳内衣等专柜,且深受女性各消费群体的喜欢,这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女性内衣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中国女士内衣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
2023年,都市丽人实现营收27.5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0.09亿元下滑8.4%,总收入规模甚至不及2013年的29亿元。其中,来自产品销售的收入为26.43亿元,较2022年的28.79亿元下滑8.2%。
而在连续五年保持营收增势,并于2018年实现50.96亿元的收入新高,完成对赌协议要求后,都市丽人的收入于2019年大幅下滑至40.82亿元,跌幅约为19.9%。在此之后,该公司的业绩便一蹶不振,始终在30亿元上下波动。
2020年至2022年,都市丽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57亿元、33.55亿元和30.09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5.1%、9.7%和-10.3%。就这个维度而言,都市丽人2023年27.57亿元的收入跌破30亿元门槛,来到历史新低。
长期以来,中国女性内衣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大部分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差异化不足,可替代性较强。在日益分化的消费需求倒逼之下,越来越多行业玩家开始重视差异化价值主张,战略上积极求新求变。分析师认为,做好品类规划是践行差异化战略的第一步。
女士内衣行业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分支,当前与女士内衣行业直接相关的政策较少,行业发展方向通常跟随纺织服装行业政策的变化而调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士内衣行业将朝着绿色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纵观整个内衣市场,大多数品牌主集中在细分领域,只满足了部分消费人群的需求,而无法满足广大女性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近7亿中国女性根据地域、年龄、收入、胸型及场景等不同需求,对内衣消费诉求与风格呈现多元分化,鉴于当下消费者更关注内衣实用价值,未来具备专业产品力和服务力的品牌将更具持久生命力。
显然拥有大众用户基础的大众品牌,赛道天花板更高,它们在市场体量、服务广度、 用户基数等维度更具优势,叠加我国女性内衣的需求空间持续释放,必将迎来更大的跨越式增长机会。
想要了解更多女性内衣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