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数据已成为新型的生产资料,而存储作为数据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同比增长22.44%。
网络存储设备是指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硬件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备份。这些设备在数据中心、企业网络、云计算等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存储设备使得数据可以在网络中集中管理、共享和备份,提高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存储设备成为支撑这些技术的基础设施之一,为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全球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对高效、安全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在2023年我国累计数据存储总量为1.73ZB(泽字节),存储空间利用率为59%,其中政府和行业重点企业存储空间利用率均为70%左右。在上述存储数据中,数据云存储占比超过40%。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促使更多公司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动了数据存储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跟踪报告,2024Q1》显示,2024第一季度中国存储市场销售额保持增长,销售额11.2亿美元,同比增长5.7%,出货量39,512套。
数据存储市场竞争激烈,包括传统的物理存储设备厂商以及现代的虚拟化和云计算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主要玩家包括Western Digital、Seagate Technology、Kingston Technology等,在大数据存储硬件制造、存储系统开发以及企业级存储服务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市场,华为、海康威视、浪潮、用友、中兴通讯等是主要参与者,其中华为在数据存储市场中占据了显著地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存储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存储总量要达到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随着智能制造、智慧医疗、AIGC等新兴应用领域的迅猛增长,以及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享受的政策扶持,分布式存储市场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据Statista预测,至2035年,全球年度数据产生量预计将激增至2,142ZB,这一数字将是2020年的45倍之多。同时,IDC数据显示,中国到2025年的整体数据量将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7.8%。面对数据的这一爆炸性增长,存储需求急剧上升,进而推动了市场对更多存储芯片及存储器的迫切需求,以应对海量数据的存储挑战。
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存储技术将不断向大容量、高性能、安全可靠和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存储设备将不断向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的方向发展。通过引入先进的硬件加速技术与软件优化算法,提升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与数据处理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行业研究网、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网络存储设备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