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电动平衡车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4.6亿元人民币,并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平稳增长。这一趋势得益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平衡车行业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3.9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52.0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81%。预计2024年至2028年,市场规模将由54.6亿元增长至63.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75%。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电池技术的改进、电机的高效化设计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电动平衡车的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例如,电池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则提升了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电动平衡车制造商推出更多种类和型号的平衡车。除了个人出行工具外,电动平衡车还有潜力在物流配送、城市服务、旅游观光等领域发挥作用。
随着城市化发展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动车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电动平衡车是一种“贴地”的个人交通工具,具有低碳、无污染、安全及节能等优势,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国内电动平衡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型企业以及代工厂具有较强的生产、研发能力,同时价格也大大降低,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使其大规模普及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电动平衡车市场竞争激烈,众多品牌纷纷涌入市场,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推广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如纳恩博、阿尔郎、乐行天下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厂商采取价格竞争策略,但这也带来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厂商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制定价格策略,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技术创新较为活跃。技术在不断更新,通过学术与工业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更为精准的测量,使得滑板车在设计上更加紧凑,灵活度更高。此外,尤其是经过平衡控制的平衡车可以实现自行车制动,让机车能够实现自动平衡,增强操控能力,让滑板甚至不用手把就可以控制方向,同时也让滑板车更加安全。
技术储备越来越多。内有众多的技术名词,比如变速、变角变速器、智能控制、自行车油门电路设计、车轮平衡设计等,这些复杂的技术并不需要用户去主动研究。企业已经在电动平衡车的各个零部件充分运用各种新材料和现代技术,使用户更加安全实用,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投资环境改善。为了满足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各大连锁店倾力投入,使得维护电动平衡车的设施与环境进行改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此一来,他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购买和使用电动平衡车。同时,政府不断出台政策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使生产、销售者们看见市场希望,汽车企业积极布局电动平衡车市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专业车型方面,市场的发展日益多元化,各类滑板车越来越多,技术上也更为成熟,从电动踏板车、高速电动车到家用滑板车等,市场上有着更多元的发展趋势。
价格大大降低,供大于求。随着技术和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原来所需购买价格更高的产品,如高级的电动踏板车,现在的价格已经显著降低,二手车价格也持续下降,使原本新车销量上涨也影响到了新车销量,由此可见,电动平衡车的市场供大于求。
品牌竞争加剧,服务竞争日益热烈。随着市场的发展,品牌竞争更加激烈,各家厂商为了自身品牌优势,加重销售支持,不断推出各种折扣活动和产品改装,服务品牌竞争竞争日益热烈。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动,电动平衡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得到了政策上的扶持和鼓励。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法规,规范行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随着电动平衡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政府将加强对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
电动平衡车以其零排放、低噪音、小巧便携、操作灵活等特点,近年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居民对绿色出行意识的提升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电动平衡车在个人使用、公共巡逻和商业应用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除了作为个人短途代步工具外,电动平衡车还逐渐应用于物流配送、城市服务、旅游观光等领域,为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国内电动平衡车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不断推进,市场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在政策与法规的支持下,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并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企业也需要关注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制定合适的战略和策略来应对挑战和机遇。
如需了解更多行业详情或订购报告,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还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