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购网近日发布《新建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标公告》和《新建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施工图审核招标公告》。根据公告,新建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可研已于近期获国铁集团批复,项目离全面开工只剩最后一步。深圳西丽站及相关工程总投资(可研投资估算)370.85亿元,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建成后,西丽高铁枢纽站将超越深圳北站,成为深圳规模最大的高铁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中国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砟轨道,也有少部分采用有砟轨道。中国高铁线路统一运营构造速度达250km/h及以上的电力动车组列车,车次分“G、D、C字母开头”三种,车辆分CRH和CR系列车型。中国高铁仅限于国铁路线,尽管上海磁悬浮轨道线的设计速度达430km/h,超过任何国铁速度标准,但因没有国铁性质,既不是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也没有接入国家铁路网,所以不计入常规高速铁路的范畴。
近年来,中国高铁建设继续保持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态势。以福厦高铁、贵南高铁等为代表的新建高铁项目稳步推进,为我国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智能高铁建设也驶上快车道,例如京张高铁在智能化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智能铁路最新科技成果在各大高铁项目建设上实现了集成化应用。
中国高铁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的省会城市和重要经济中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铁网络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4.5万公里,显示出高铁建设在中国铁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随着居民出行需求的恢复和增长,高铁作为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其客运量持续增长。例如,在2023年铁路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33亿人次,较疫情前水平有所增加。高铁票价机制的市场化调整也进一步满足了不同旅客的需求,通过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票价机制,提高了高铁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中国高铁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例如,在“CR450科技创新工程”中,中国高铁成功实现了时速400公里各运营场景试验验证,并达到了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的运行水平。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是高铁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包括智能售票、智能安检、智能调度等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高铁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高铁行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以中国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高铁装备制造企业,在车辆设计、制造、维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推广也促进了高铁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推动了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
根据规划文件的要求,未来中国高铁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到202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5.3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这些规划目标的实现将需要高铁行业在技术创新、建设质量、运营效率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高铁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与质量持续提升、市场需求与运营情况良好、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以及政策环境与发展规划有利等积极态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高铁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