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芯片(DDIC)是显示面板的核心控制单元,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屏幕的亮度与色彩信息,支撑电视、手机、平板、笔记本及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的图像呈现。随着高分辨率、柔性屏和高刷新率需求的快速增长,LCD、TDDI 与 OLED 三大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推动了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市场的持续扩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显示,2023 年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约为 117.9 亿美元,过去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4.5%。这一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四大驱动因素:① 5G 与 AI 赋能的智能终端升级,推动更高分辨率与更快刷新率的面板需求;② 车载显示与工业显示的快速渗透,带来对高可靠性 DDIC 的新需求;③ OLED 与柔性显示技术的商业化成熟,提升了对高性能驱动芯片的采购量;④ 供应链布局的全球化,使得芯片设计与代工能力同步提升。上述因素共同促成了全球市场规模的显著扩大,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随着折叠屏、微型显示和 AR/VR 设备的规模化落地,市场规模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2023 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约为 416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9.7%。中国已成为全球面板制造的中心,产能向国内转移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国内厂商在 LCD DDIC、TDDI 以及 OLED DDIC 领域逐步实现技术突破,尤其在中低端手机、车载显示和工业面板市场占据显著份额。同时,国家政策对高端显示技术的扶持(如“十四五”显示产业专项)以及对芯片自研的鼓励,提升了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速度。尽管增速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凭借庞大的终端需求基数和完整的供应链生态,中国市场的绝对规模已超过全球整体的三分之一,未来有望通过技术升级和高端产品渗透实现更高的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欲了解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