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通途网-财富通途网专业提供财经方面资讯 - 岱微汽车

当前位置:财富通途网 - 创投 - 三年半累亏超7亿,资不抵债困境待解,魔视智能急谋港股IPO“补血”

三年半累亏超7亿,资不抵债困境待解,魔视智能急谋港股IPO“补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证券之星 陆雯燕

日前,魔视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魔视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尽管公司凭借销量攀升实现营收高速增长,却仍难走出亏损泥潭,三年半累亏约7.74亿元,且经营现金流持续“失血”。

证券之星注意到,面对连年亏损的压力,魔视智能高度依赖外部融资“补血”。虽然高达12.28亿元的赎回负债已清零,但过往2.17亿元的赎回负债利息已严重侵蚀利润。此外,魔视智能还面临着资产负债率高企、资不抵债的严峻考验。而客户集中度不断攀升、供应商与客户重叠等运营风险进一步加剧了经营不确定性。在尚未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的背景下,赴港IPO已成为魔视智能缓解资金压力的关键一役。

年均亏损约2亿,现金流持续“失血”

招股书显示,魔视智能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一家由人工智能创新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为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提供具备L0级至L4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助力其智能化转型并推动智能驾驶的普及。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受日益普及的应用及技术进步推动,中国智能驾驶行业正经历快速增长。L0级至L2/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由2020年的21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3.3%,并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228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1%。

魔视智能的产品包括行车解决方案、自动泊车解决方案以及主动安全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已获主机厂客户选用于92款车型,交付超过330万套。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魔视智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各期销量分别为39.94万套、90.21万套、135.74万套、64.15万套。受益于销量大幅攀升,魔视智能分别录得营收约1.18亿元、1.47亿元、3.57亿元、1.89亿元,各期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9.9%、24.4%、143.5%、76.4%。

不过,营收虽强势增长,魔视智能依旧未能摆脱亏损现状。报告期内,公司期内亏损额分别为2亿元、2.28亿元、2.33亿元以及1.12亿元,年均亏损在2亿元左右。相较于2024年同期1.15亿元亏损额,今年上半年亏损略有收窄,但三年半仍累亏近7.74亿元。

魔视智能表示,公司的亏损净额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产生大额研发开支,研发开支水平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增加。

报告期内,魔视智能研发开支分别为1.28亿元、1.43亿元、1.6亿元、8393.4万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327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243名,占比达到74.3%。而僱员福利开支是研发开支的大头,占比在60%以上。

证券之星注意到,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导致魔视智能经营现金流面临持续净流出的压力,报告期内分别为-1.14亿元、-1.54亿元、-1.39亿元、-7297万元。魔视智能解释称,经营现金流净流出主要由于公司录得税前亏损,因公司为提供解决方案、进行研发及销售及营销活动以及行政管理而产生大额经营开支。

赎回负债利息侵蚀利润,负债率高企

针对日常经营与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魔视智能主要从业务营运所得款项、股东注资及银行借款为现金需求提供资金。由于公司目前尚未盈利,自身经营现金流难以完全覆盖资金需求,因此通过外部融资引入资金成为魔视智能重要的“补血”方式。

招股书显示,2017年以来,包括早期投资在内,魔视智能累计完成了12轮融资。2021年之后,公司迎来融资爆发期,相继完成B轮、B+轮、C1轮等8轮融资,其中主要集中在2021年及2022年。公司2025年6月最新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为25.43亿元,而2017年7月A轮投后估值为6100万美元。

证券之星注意到,魔视智能于2017年及2025年曾发行附有特别权利(包括赎回权)的股份。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述附有特别权利的股份产生的赎回负债为12.2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了41.3%。

赎回负债指公司就过往股权投资而向投资者发行的可赎回优先股,赎回金额等于原始投资本金加单利。根据2025年7月订立的补充协议,魔视智能所有与赎回负债相关的特别权利均已解除。

尽管赎回负债清零降低了因触发赎回条件导致的短期资金压力,但赎回负债利息此前持续增长对利润的侵蚀依旧难以忽视。报告期内,魔视智能赎回负债利息开支分别为5652.8万元、6038万元、6405.2万元、3558.7万元,累计近2.17亿元。

从当前资金状况来看,魔视智能整体资金压力依旧未减,最直接的表现便是银行借款规模的显著增长。2022年尚未产生银行借款,2023年起,银行借款大幅增长。2023年、2024年的银行借款分别为2572.6万元、1.07亿元,截至今年8月末的银行借款为1.51亿元,借款主要用于为营运资金需求提供资金,这也进一步推高了流动负债。

报告期内,魔视智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3.26%、414.12%、431.17%、265.67%。事实上,公司已陷入持续性资不抵债的尴尬境地。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总资产为6.06亿元,总负债为16.11亿元,净资产为-10.05亿元。

综上来看,魔视智能港股IPO募资显得尤为迫切。招股书显示,公司收取的新增注册资本认购款项约为9.37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动用71%。

客户集中风险加剧,应收款项走高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相对分散,按2024年收入计的十大市场参与者约占15.2%的市场份额。其中,魔视智能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0.4%。

证券之星注意到,分散的市场使得魔视智能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其客户结构的风险也日益突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4200.7万元、4593万元、1.87亿元、1.24亿元,占当期总收入的35.6%、31.3%、52.3%、65.9%。三年半时间里前五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增加了30个百分点,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

此外,魔视智能依赖数目有限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关键硬件零部件及设备,包括传感器、芯片及其他零部件,因此公司供应商的集中度也较高。报告期内,魔视智能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3038.4万元、5431.3万元、1.3亿元及8626.8万元,占期末总采购额的44.5%、44.2%、43.5%及58.4%。

值得关注的是,魔视智能存在客户、供应商重叠的现象。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名客户同时为供应商,公司对其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0.1%、0.9%、0.3%及0.5%。前五大供应商中,有五名亦为客户,魔视智能来自上述公司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的0.4%、0.3%、0.5%及0。

魔视智能在招股书中提及,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先企业于整个价值链的多个环节经营乃属常见,而价值链沿线的上下游企业作为供应商及客户相互交易亦属行业惯例。

部分企业与魔视智能存在双向合作关系,看似能拉近双方合作距离、增强关联性,但也潜藏着更高风险。一旦双方在价格制定或结算条款上产生分歧,不仅可能影响魔视智能的收入,还会同步冲击其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对企业运营造成双重影响。

此外,魔视智能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持续增长尤为值得关注。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6731.6万元、9777.1万元、1.38亿元、1.61亿元。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其一,应收票据增加,主要由于对主机厂客户的销售增加;其二,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辅助服务而预付供应商款项增加。(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这里是分享代码,在后台添加

本文来源:财富通途网

本文地址:https://www.ibradsap.com/post/38705.html

关注我们:微信搜索“xiaoqihvlove”添加我为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别注明,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