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连锁经营是驱动大流通格局形成、牵引大生产规模扩大的关键策略,它不仅是革新传统商业模式的有力手段,也是显著提升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流通领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制度,它指的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或企业分支机构),在整体规划下,以一定的纽带和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实现统一的商业经营活动。这种经营模式的核心在于将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连锁经营行业涉及零售、餐饮、药店等多个细分领域。2022年,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29.7万个,是2012年的1.5倍;实现商品销售额3.9万亿元。全国连锁餐饮企业门店总数4.8万个,是2012年的2.6倍;实现营业额2333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达到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43.1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
2023年的连锁经营市场正处于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恢复期,不同业态基于自身特点与市场定位展现出各异的发展轨迹。百货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实现了8.8%的增长率,标志着行业正逐步从挑战中恢复并迈向新的增长阶段。相比之下,超市行业则面临轻微调整,年度增长率为-0.4%,反映出该领域在适应消费者购物习惯变化及市场竞争加剧中的挑战。
与此同时,便利店、专业店及专卖店等业态则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态势。便利店行业以7.5%的增长率稳步前行,显示出其便捷性、即时性服务在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专业店则以4.9%的增长率紧随其后,通过精准定位与特色服务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专卖店则表现尤为亮眼,实现了14.5%的高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品牌效应、产品差异化及优质顾客体验的共同作用。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2024年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显示,去年,肯德基和瑞幸咖啡门店数量破万,截至去年底,“餐饮品牌万店俱乐部”共有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华莱士、肯德基、瑞幸咖啡6大成员。
美团数据也显示,从2023年品牌连锁门店数区间等级分布来看,5000家店以上规模的品牌门店数量稳定增长,5000至1万家规模区间和万店以上规模区间的连锁门店数占餐饮大盘比例均有所提升。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新兴企业的不断涌现,连锁经营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各大品牌纷纷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购物环境、加强品牌建设等方式争夺市场份额。数字化转型成为连锁经营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连锁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通过数字化点餐、线上预订、智能库存管理等手段,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连锁经营行业的一大趋势。许多连锁企业开始将线上销售与线下门店相结合,通过线上平台销售产品、提供在线预订和配送服务等,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